1992年股票做空杠杆
一个青涩小伙扎进北大食堂
从学三食堂的切菜台起步
一路辗转圆明园、农园、畅春园、中关园
最终在勺园食堂扎根
三十余载春秋
灶火炙烤出他的成长轨迹
从手抖的切菜新手
到执掌后厨的“指挥官”
再到研发新菜的“创新达人”
2024年,他与同事
以“领跑式高分”拿下
第五届全国团餐大赛特金奖
他就是北大勺园食堂厨师长刘国胜
展开剩余85%“那时候每天切几十斤土豆,手都磨出水泡,但心里就想着:刀工不练好,怎么对得起食材?”
刘国胜笑着回忆
2005年
他远赴沈阳拜师中国烹饪名师刘敬贤
将辽菜的厚重底蕴
融入北大食堂的烟火气中
如今的他
已是手握中式烹调师、营养配餐师
多项证书的“技术大拿”
但最得意的头衔
仍是师生口中的“刘师傅”
刘国胜在勺园食堂后厨的日常
“食堂如考场,师生就是考官!”
早晨6:30验收食材
紧盯每颗菜的鲜度
午间高峰,他化身“救火队长”
一边把控菜品质量
一边观察窗口人流
寒来暑往
灶台前汗湿的背影
成了食堂最熟悉的风景
寒冬里
他为师生端出热气腾腾的莲藕排骨汤
酷暑天
他研发的凉拌莴笋丝成了解暑爆款
除夕夜
那更是他的“高光时刻”
“看着留校同学围着年夜饭说笑,
就觉得这班加得值!”
开餐前,刘厨的“鹰眼”模式开启——每一道菜都要过他的“质检关”
谁说食堂只有“大锅菜”
刘国胜偏要玩点新花样
春季的腌笃鲜
秋天的香辣臭鳜鱼
冬天的“过冬四件套”
——糖葫芦、糖雪球、烤蜜薯、烤板栗
……
他带着团队把时令食材变成舌尖惊喜
连毕业多年的校友都专程回来“追味”
82级校友送上锦旗:“还是当年那个味儿!”
2024年
刘国胜凭借全年推出28道新菜
成为北大“伙星人”中的创新第一人
创新不是瞎折腾,得让传统菜接地气儿。
他得意地揭秘2024年爆款“勺园腌笃鲜”
“鲜笋、咸肉加高汤,慢火煨出江南春,
北大师生也能吃出诗意!”
2024年,刘国胜和同事
以“领跑式高分”拿下全国团餐大赛特金奖
证书被他悄悄收进抽屉
“比赛是练兵,师生满意才是真金牌。”
荣誉簿上不止这一笔
东北名厨邀请赛中的“特别贡献奖”
2022年北京大学求实奖教金的“匠心服务奖”
……
但他最珍视的“勋章”藏在细节里
学生打饭时多舀一勺汤的贴心
老师们夸赞“菜香味美”时的笑脸
伴着留学生蹩脚中文“棒”而竖起的大拇指
“领奖台再高,高不过师生餐盘里的热气。”
他腼腆地笑着说
特金奖证书
如今,刘国胜有了新目标
报考职业技能大赛裁判员
换一个角度也多一个角度
来对待现在的工作
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因为他最惦记的就是食堂
“只要师生说一句‘这菜好吃’,
我就能再干三十年!”
勺园食堂里,那个忙碌的背影依旧风雨无阻
三十年,灶火不熄,匠心不灭
刘国胜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
只有一铲一勺的温度
下次去勺园打饭
别忘了对窗口那位“魔法师”说声
“刘师傅,今天的菜真香!”
来源:北京大学股票做空杠杆
发布于:北京市